你的位置: 云唐句网   >   科普知识   >   农业科普   >   水产   >   关于藻类的养殖技术

关于藻类的养殖技术

红毛藻养殖中采单孢子技术要点

红毛藻俗称红毛苔、红毛藻、牛毛藻、红发菜,属红毛菜目,红毛菜种,系经济海藻。是一种营养极其丰富、高蛋白低脂肪的海藻,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也是一种喜浪和广温的海藻。盛产于东海及南海沿岸,在福建省分布较广,莆田市南日镇是红毛藻主要产地之一,养殖面积1800多亩,出现产销两旺的喜人局面。加工后每公斤价格在300元以上,产品畅销韩国、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具有投资省、成本低、效益高、风险小和易为群众接受等优点。红毛藻采单孢子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能否成功起至关重要作用。本文将根据我们近十年来的养殖实践,为初养殖者在采单孢子(覆盖采苗期)过程中提供一些参考。

一、养殖前材料处理要点:覆盖的维尼龙条帘(称子帘)要处理干净。

1.如果是新购买的维尼龙条帘,首先放在淡水中渍泡5~10天,然后反复搅拌洗刷,直到没有出现白色泡沫为止,接着把洗干净的维尼龙条帘放进90℃的淡水中渍泡10~15分钟后晒干。最后把维尼龙条帘中绒毛用微火烧掉,这样处理后条帘上的红毛藻苗才能附着牢固,否则附着在条帘上的红毛藻苗看起来比较密,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是附着在条帘中的绒毛上,一旦分苗,随着海水波浪的冲击,附着在绒毛上的红毛藻苗便会逐渐脱落,使条帘上的红毛藻苗变稀。

2.如果使用的是旧维尼龙条帘,要用淡水冲洗干净,并在阳光下晒干,方可使用。

二、养殖中被覆盖的红毛藻条帘(称母帘)处理要点:杂藻一定要处理干净。

延长日晒时间:将红毛藻条帘拿到阳光下晒,是清除条帘上杂藻的有效措施之一。日晒时间可根据红毛藻条帘上所繁殖的杂藻多少或何种藻类而定。如是硅藻类,日晒时会看到条帘上白红毛藻变黑,用手捏垂在条帘下的藻不会散开而是硬的即止;如果是绿藻类(浒苔),那么日晒时间需长一些(一天至两天),假如浒苔繁殖的较稠密时,晒干后再用淡水渍包5~15分钟,然后晒干,放回海里2天后浒苔才能变白而死亡。

三、采单孢子注意两个时间。

一个是农历9月下旬,另一个时间是农历10月上旬。红毛藻单孢子放散一般在14~18点,但放散最高峰是16~18点,此时间内潮水涨到所覆盖的红毛藻条帘时单孢子大量放散,随着波浪附在覆盖的条帘上。在覆盖2~3天后,就能看到条帘上有紫红色斑点,此斑点即是红毛藻苗。

四、日常管理要点:防止覆盖的条帘生长杂藻或附上污泥。

覆盖后经常在退潮开露时观察,一旦发现条帘上有杂藻繁殖或附上污泥,应马上解下来处理,日晒到条帘完全干后即可回原处养殖。但千万不能直接用海水冲洗,由于红毛藻苗起初不牢固,冲洗后会脱苗,覆盖时间就延长。

五、子帘分苗要点:

覆盖后如果所看到子帘有紫红色点分布较均匀,就可以采取“先对分,后单分”的逐步分苗法,从覆盖到分苗一般需要8~10天,养殖户为了荡洗条帘和日常管理的方便,以及相对提高养殖海区单孢子浓度和附着机会,增加苗种密度,分苗时间可推迟10~20天。

紫菜的养殖历史和保藏技术

紫菜味道鲜美,是低热量的食物,紫菜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富含维生素A和C,是深受群众欢迎的食品。

一、紫菜养殖技术的发展

在日本紫菜养殖始于17世纪后叶,那时紫菜养殖方法非常原始,约在1926年引进了紫菜网,当然孢子还是自然播种。现代紫菜养殖技术是K.M.Drew博士将壳斑藻丝状体和紫菜生活史联系起来后开始发展的。

起初,约在1960年采用壳孢子人工播种,1967年普及漂浮养殖系统,1969年发展了冷冻紫菜网技术,由于采用了这些技术,紫菜生产速度增长。由于壳孢子的人工播种的发展,紫菜养殖场广泛地扩大了。例如,由于引进这种方法,1959年在日本的有明海开始紫菜养殖,此后在1968年它成为日本最大的紫菜养殖场之一。在这里紫菜网挂于柱子之间,称为“柱子——系统”场地。后来发现紫菜的生长不需要一直晾晒,所以又发展了一种紫菜养殖新方法,紫菜网靠浮子的浮力,总是漂浮在海面上,并经常浸没在海水中,有了这种方法,即使在10-20m深的浅海也可养殖紫菜,这称为“漂浮——系统”场地。

紫菜的丝状体在夜间水温较高的情况下生长较慢,夜间温度较高的气候出现在11月中、下旬。在这样的情况下,紫菜生长受阻,为避免这种损失,引进了一种新技术,在11月的中、下旬将网保藏于冷冻室。紫菜幼芽生长到1-3cm长时,将紫菜网取出晾干,叶状体的适宜水份约20-40%,通常晾干2-3小时,将紫菜网放入塑料袋藏于-20℃的冷冻室,然后将网置于适当的地方,继续培养。

1950年前后各种渔业机械普及起来,约1977年以来,各种“人”型紫菜制饼机已经普及,切碎的紫菜从机器的一边投入,紫菜饼在帘上形成,将水挤压出来,晾干,然后紫菜饼从网帘上掉下来,这些过程全部自动化。由于结合新的养殖方法,工作机械化和引进生长迅速的品种,1973年年产量达到90亿张菜饼。紫菜产量上升是引进紫菜网冷冻法,快速生长的新品种和普及各种自动紫菜制饼机的结果,后来紫菜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这样就要求生产高质量的紫菜。

二、紫菜的加工保藏

紫菜的收获季节限于10月份开始至第2年4月,因此,这个季节收获的紫菜必须保藏到10月份紫菜收获的季节。这就必须研究质量保藏的方法和在这期影响质量降低的因素。

从紫菜质量和营养学方面,研究了紫菜保藏期的含水量和温度对色素(如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藻青素以及维生素C的影响。叶绿素降低是紫菜含水量增加引起的,并且与气温的升高有关。如果含水量保持在6%以下,气温在20℃以下,叶绿素可以全部保留下来。如果含水量在6%以下,气温在30℃,叶绿素减少10%。

类胡萝卜素减少的趋势跟叶绿素的结果相似,然而类胡萝卜素在紫菜含水量低于6%时,类胡萝卜素在温度升高时,就明显地下降。藻红朊和藻青素在紫菜含水量低于6%以下时,随着气温的升高而下降,尤其在气温30℃时更为明显。

紫菜的含水量在12%时,温度从0-30℃,维生素C减少的结果相似,甚至在含水量只有2%的各种温度下,维生素C也会减少。根据实验结果推算紫菜中的维生素C在4个月后就会全部消失。在保藏的过程中,紫菜维生素C的含量随着紫菜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少,温度升高时,维生素C减少的趋势就更加迅速。紫菜4%的含水量是紫菜的最低温度值,如果紫菜干燥到2%的含水量,紫菜就发生自动氧化。

生产干紫菜时含水量约在8%或10%,但后来含水量至少增加到11-12%,收藏不好时含水量达到15%或更多,将紫菜饼置于相对湿度为50%至55%的条件下,紫菜饼的含水量迅速增加,因此要尽快地将水份干燥到低于15%,并且收藏温度必须尽量降低。

在含水量高的情况下,紫菜的质量迅速下降,不仅色素和维生素C发生变化,同时蛋白质含量也下降。因此,紫菜包装必须在湿度低的条件下进行,而且包装要迅速。

其次,研究了利用无氧气体对紫菜质量的影响,将含水量为10%的紫菜样品在20℃温度下收藏了6个月,色素含量完全保留,在无氧气体中可以避免维生素C减少。从这些结果来看,要保持紫菜质量,必须避免受潮,采用无氧气体保藏是最效的方法之一。现在采用干紫菜冷藏法和用氮气为代替物的紫菜无氧气体保藏开始普及推广。

紫菜的味道是靠烘烤产生的,烘烤后紫菜的颜色从红紫色变成蓝绿色。这些结果是藻红朊和藻青素被破坏所致,烘烤后,不仅色素发生变化,紫菜的细胞也发生变化,这是烘烤后紫菜味道变佳的原因。

浙江海区羊栖菜的栽培在全国开展最早规模也最大,目前,影响栽培的最主要原因是种苗,种苗的数量与质量远远满足不了栽培的需要。羊栖菜的人工育苗已有十年左右的历史,但还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使近几年来羊栖菜人工育苗的量达不到应有的生产规模。现将几年来的试验工作总结如下:

1.种菜的选择、采集及处理:选择质量好已成熟的种菜,将种菜在室内阴干3~8小时,脱水率为65~75%。根据种菜的成熟度来确定采集的时间,不同的海区种菜成熟的时间有一定的差异。浙江海区栽培的羊栖菜一般在6月到8月可以采集到成熟的种菜。每个大潮汛期间羊栖菜有2~4批成熟。种菜的质量是影响育苗的产量的重要因素。

2.采苗:适当的阴干有利于受精卵的释放和去掉部分杂藻。采苗的方法有二种:分散种藻采苗法:按照附着基的面积,将处理好的种藻散布在水面上,定时搅拌,使卵受精和放散的受精卵(幼孢子体)均匀散布在底部的附着基上。收集受精卵采苗法:将种菜集中在几个育苗池,充气并定时搅拌,用200目筛绢收集种藻放散的受精卵(幼孢子体),收集幼孢子体并计数,洗幼孢子体,按照附着基的面积,将幼孢子体均匀散布在底部有附着基的育苗池上。200目筛绢收集的效果良好。附着百分率受阴干程度、采苗时间及条件光、温度的影响。适宜的条件是1000Lx以上的光照,温度24℃左右,幼孢子体附着密度为20—40棵/cm²。比较上述两种方法,收集受精卵采苗的方法能去掉大部分附着在种藻上的杂藻及钩虾等敌害动物,有利于幼苗的正常培养、生长。6月初采苗,到6月底,肉眼可见的幼孢子体附着密度为16棵/cm2。生长基本正常。种藻应该及时收集起来,由于卵基本上已放散,这种种藻不能用作第二次采苗。采苗时的阴雨天对于脱离种藻的幼孢子体附着在附着基上的能力有一定影响。

3.附着基试验:选择四种附着基,包括的确良布、化纤布、竹帘、岩礁石四种附着基,试验的步骤同上,幼孢子体初期的附着情况差异不大,幼苗的培养过程中,对生长的影响也不显著,在幼孢子体假根的形成及附着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岩礁石一般,的确良布较差。化纤布次之,作为海带附苗器的竹帘较好,但是,竹帘处理得不彻底,在培养过程中的浸出物影响了水质,另外,竹青较密而硬,假根很难牢固附着。用竹白作为附苗器较好。

4.室内培育及管理:室内培育是整个人工育苗的关键。分三个阶段,初期采用单细胞藻类培养室的自然光、温度,培养用的海水经过漂白处理,加1/2的营养液。中期在海带育苗室进行培育,调光,自然水温,加营养液。后期在海带育苗室进行培养,调光,用海带育苗的低温水降低育苗温度。对于不同室内培育时期,培育的条件光、温度及施肥作相应的改变。

5.种苗、种菜低温保存试验:主要进行温度试验,低温保存0℃和降温保存25℃左右。低温保存效果较好,在15天内不会腐烂。室内控制温度25℃左右,10~20天开始烂,但是,假根能够生长出新的幼苗,10天后新的幼苗开始烂菜。种苗的保存采用低温保存0~4℃,30天后,种苗能正常生长。保存时期的管理包括每天换水,充气或流水,低光照。种苗和种菜可以长时间低温保存,这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既能去掉部分附着的杂藻,增强附着能力,提高苗种质量,又能调节培养时间,达到适时下海。

6.假根渡夏培养秋苗:海区的栽培筏架上羊栖菜采收后,在网绳中夹留着假根,清除杂藻,数条编成一束。将该网绳张挂在海区的栽培筏架上。海区试验:分两个点进行试验,一个试验点风浪较小,透明度较大;另一试验点的风浪较大,透明度较小。观察培养时期的生长状况及海况。近外海风浪较大的试点情况较好,1亩生产1.6亩幼苗。水深培养试验:将上述的网绳张挂在不同水深栽培筏架上,观察培养期间的生长状况及海况。不同水深的差异不大。

7.室内细胞与组织苗的制备与培养:激素处理试验,分别用生长素(LAA、NAA)、赤霉素(GA)等植物生长激素处理,辅之以各种营养盐的添加。观察培养的结果。不同来源的培养试验:对于不同生理状态的藻体(假根、初生叶、次生叶、茎)的细胞和切段进行培养,添加相关的营养盐。试验正在进行中。假根渡夏培养秋苗、室内细胞与组织苗的培养是比较有前景的途径。